部屬培育 - 員工培養與教練式輔導
課程背景:
管理者的職責之一,是做好部屬的培育。
部分管理者存在“培育方法不足,工具欠缺”的困惑,一些業務精英(如技術、銷售精英)在新晉為管理者職位后,角色未能及時調整和轉換。需盡快學習和掌握部屬培育的先進管理思想、方法、工具和技巧,以便提升個體與部門績效。
本課程以“員工培養”和“教練式輔導”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部屬培育技能。
1.“員工培養”是在員工分類的基礎上,針對績優、合格及低績效員工,進行不同的培養方法輔導,聚焦員工職業發展規劃,幫助管理者有效開展員工職業發展討論,促進員工與組織發展。
2.“教練式輔導”包含輔導的前期準備、初步溝通,持續溝通與后續跟進四大模塊,協助公司提升管理者的輔導能力。
本課程是成熟的行為類課程,融合了“哈佛管理”的前瞻思想和經典方法,注重行為的練習與固化,方法與企業實際緊密結合。綜合運用案例、討論、演練、練習等教學方式,深入淺出。
課程天數: 2天12小時
課程對象: 部門負責人、主管、班組長、培訓規劃與實施人員。
課程收益:
1. 明確管理者在員工發展過程中的角色;
2. 掌握如何評估員工個人發展的需求,學會進行職業發展討論;;
3. 提高激勵優秀員工,培養可靠貢獻者,并果斷對待低績效員工的技能;
4. 掌握用四步法工具來準備和實施有效的輔導會談,有效提升管理者的輔導技巧。
課程方式: 案例研討+測評+演練+拓展游戲+小組討論+分享 等多種互動體驗式學習。
課程大綱:
第一單元: 培訓是基礎 --- 員工培訓實務
導入: “教育訓練”&“培訓” or “輔導”&“培養” ?
第一講 培訓概述
1. 培訓的概念與認識誤區
2. 培訓的實施原則
3. 培訓六大要素分析
第二講 培訓體系的建立
1. 培訓類別劃分
2. 培訓模塊的模型
3. 培訓課程體系的建立
4. 培訓師資庫的建立
5. 培訓制度的建立
6. 培訓的實施要點
案例研習:移動公司培訓體系、培訓制度實例
小組討論:我們需要儲備哪些師資
第二單元: 培養定方向 --- 員工培養
導語: “好員工”是培養出來的
第三講 承認差異,進行分類培養
1. 培養員工的重要性
2. 承認差異,進行員工分類
3. 應用工具:“績效—潛力矩陣網格工作表”
演練:矩陣表的使用
第四講 績優員工培養
1. 提供適當挑戰
2. 為優秀員工提供導師
3. 重點管理措施
應用技巧:幫助員工找到導師、激勵骨干員工
第五講 合格員工培養
1. 了解發展特點
2. 提供發展機會
3. 經常給予肯定
應用技巧:培養可靠貢獻者
第六講 低績效員工培養
1. 評估管理回報率
2. 以績效為中心
3. 不“進”則“退”
第七講 做好員工生涯發展規劃
1. “職業錨” --- 做好員工職業定位
2. 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原則、流程
3. 員工職業生涯規劃6步法
4. 進行員工職業發展討論
5. 制定員工發展計劃
應用工具:相關表格
第三單元: 輔導是關鍵 --- 教練式輔導
第八講 部屬培育的方法
1. 培育部屬的要點
2. 培育部屬三方式
(1) 系統式培育法(OFF-JT)
(2) 機會式培育法(OJT)
(3) 自主式培育法(SDP)
3. 工作教導與教練式輔導
(1) 工作教導四步驟
(2) 教練式輔導四步法
小組討論:分類培育的適用方法
第九講 教練式輔導
1. 何為“教練式輔導”
(1) 什么是教練式輔導
(2) 教練式輔導的需求與模型
(3) 教練式輔導的步驟
2. 前期階段
(1) 案例背景介紹
(2) 前期準備流程
練習:填寫觀察表與輔導計劃表
3. 初步討論
(1) 初步討論五步驟
(2) 初步討論三技巧
(3) 核心觀點
應用:初步討論技能
4. 持續溝通
(1) 持續溝通三要素
(2) 兼顧探尋與倡導的步驟
(3) 正面/發展型反饋
(4) 核心觀點
工具:持續溝通的反饋原則
5. 后續跟進
(1) 后續跟進流程
(2) 定期論要點
(3) 輔導會談評估
(4) 建立檔案
(5) 總結與分享
課程總結: 培訓、培養、輔導,授人以漁。
師生互動: Q&A --- 學員與講師交流(工作中遇到的部屬培育問題)